高中预习四大方法必知
课前预习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众多高中同学而言显得非常重要,那么我们该如何预习呢?下面,就和大家分享高中各科课前预习四步策略。
第一步:要妥善安排时间
最好前一天晚上预习第二天要上的新课,这样印象较深。新课难度大,就多预习一些时间,难度小就少预习一些时间。应选择那些自己学起来吃力,又轮到讲新课的科目进行重点预习,其它的科目大致翻翻即可。某些学科,也可以利用星期天,集中预习下一周要讲的课程,以减轻每天预习的负担。
一般而言预习有三种:课前预习,阶段预习(一章或几章的新课内容自学一遍),学期预习(在假期中预习下学期的学习内)
第二步:感知教材,初步处理加工
先粗读要预习的内容,以领会教材的大意。阅读过程中可以做一些标注,比如用红笔标出重点问题,用其他颜色的笔标出疑难问题。
把教材中每章节的核心内容用几个句子概括一下,尽量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对照每章节后的小结框图,用自己的话复述本章重点内容;动手尝试做一下章末的练习题。另外,在预习的同时,还要注意以下两点:
(1)不必科科都预习。
你如果以前没有预习的习惯,现在科科都预习,会弄的十分紧张,质量也未必能够保证。不妨这样做:自己比较擅长的学科,可以不预习或少预习,先选一两门自己学起来感到吃力的学科作为“试点”,等有了一定的经验后,再逐渐增加学科,直到全面展开。
(2)要防止过细、过粗两种倾向。
预习不能代替听课。预习过细,即使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完全弄懂了,也未必是好事。因为这样一来,上课时就会感到乏味,长此以往,也会降低听课的积极性,容易养成不注意听讲的习惯。你一定要明白这样一点:预习的目的不在于精确地掌握细节知识,而在于培养从整体上驾驭教材的能力。
如果预习过粗,把预习当成走马观花应付了事,这样的预习只是走走场,流于形式,达不到预习的效果,益处也不大。
第三步:面向解题把握知识点之间关联
进入高中之后,各科的学习都会变的比较难,很多同学会面临不适应感,上课能听懂,解题无从下手,感觉学习越来越困难,而这种难并不是课本内容本身反映出来的,而恰恰是课本中深层次的或明或暗的关联或联系造成的,有一首诗这样讲: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就非常形象的告诉我们一个事物,从不同的方向去思考,会得到不同的结果,比如我个人名字,樊:两个木要争夺老大开战了,留下了伤痕爻,于是大王下山了,要惩罚你(尔同义替换而),于是派出了军队,本来一个简单的文字,经过不同层面的思考,得到了不同的关联,而且得到了意向不到的效果,对于这里面用到的一些思路大家可以参考借鉴一下。
下面以高中比较难的数学科目为例,针对于考试解题需要,对课本概念该如何拓展思考,一般而言我们在课本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必然就会向四个方向思考:文字概念,式子处理,图形,运算,因为高中数学的题目就是由这四块构成的,解题必然会涉及到这四块处理方法。
第四步:提出不明白和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经过上面的过程,我们一定会发现大量问题,带着这些问题学习,将会大大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1.表面:新概念中涉及的旧概念,新概念中一些特殊描述,抽象描述等理解不透的记下来。
2.重点:初步理解新课的这部分基本内容是什么?思路如何?有哪些重点难点。
3.思路:比如数学中文字概念,式子处理,图形,运算四个层面一般处理方法思路归纳,当然其它科目,也可类比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