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高中试行“无班级管理”有点操之过急_高中资讯 - 查字典高中网
高中网 > 高中资讯 > 浙江高中试行“无班级管理”有点操之过急

浙江高中试行“无班级管理”有点操之过急

浙江四所高中试点“无班级管理模式”,即必修课选课走班改革,顿时成为教育界的热门话题,有人称试点为“高大上”,原来的班级制度则戴上了“土鳖”的帽子,因为在高中就开启了大学模式,也让人找到了欧美高中给学生更多选择权的影子;很多离开校园多年的人感叹,“同桌的你”要成为过去式了吗?

首先得明白一点,“无班级管理模式”并不是浙江高中首创,而是从美国舶来的。教育规律是相似的,“无班级管理模式”在中国行不行得通,我们不妨从中美高中学校的情况比较中去判断,去思考我们的努力方向。如果不顾实际,不顾条件,别人成功的经验都是好的,都可以搬来试一下,在别的领域可以,但在教育领域则应该十分谨慎,这也正是很多家长虽然持支持态度、但又希望“能不能从别的孩子开始”的原因所在。

美国的一些高中之所以实行“无班级管理模式”,大概有这样四个前提:第一,美国一直实行素质教育,鼓励学生个性化发展,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自我管理能力都较强;第三,美国学生的志愿服务意识很强,学生们的行为、教室和操场的秩序等,都有志愿者协助老师监督,每门课也都有志愿者担任助教,类似于我们的课代表,负责帮助帮老师收发作业、打印课件等工作;第三,美国这些高中的学生会非常发达,和大学差不多,都是通过竞选产生,像竞选总统一样,要发表演说、拉选票,和同学承诺,是实际上的学生领袖;第四,美国这些高中的学生社团文化非常发达、非常规范,每个学生几乎都参加一个或者几个社团,总可以找到所需要的集体归属感。

而中国的学校,即使大多数大学,无论是学生的自治水平,还是校园文化繁荣的精神内核,都还达不到美国这些高中的水平,更不用说大多数中学了。试行“无班级管理模式”,摆在高中学校面前的问题,首先是学生的不适应,因为他们小学、初中都是在应试教育中走过的,升学也依然是读高中的主要目的,可能没有那么多学生乐意花太多时间来做志愿者;其次,中国学校的学生干部很早就染上了“官僚”传统,习惯于管理,而不习惯于服务,而这种管理的有效性也是建立在班级、班主任“权威”的基础之上的,一下子没有了班级,没有了班主任,也没有了小报告、监督纪律甚至是小特权,学生干部的威信如何树立;最后就是我国高中的社团文化还比较薄弱,还难以承担起学生精神归属的重任。

而且,从目前全世界范围来看,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究竟是不是落后的“土鳖”,是值得怀疑的。因为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中小学基本上都还是在实行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甚至不少大学也还如此。就连倡导“无班级管理模式”的美国,实际上大多数高中也还是实行的班级管理模式。和我国不同的,主要是班干部的产生方式与承担角色,班干部不多但学生个个是领袖,提供服务并不“管理”。

实际上,回到教育初衷上,无论是班级固定授课,还是选课,都是基于因材施教,是为了每个孩子都能成才。如果说选修课是给予学生兴趣的考虑,必修课的因材施教,是不是只有也通过选课的形式才能真正实现呢?殊不知美国这些实行“无班级管理模式”的高中,基本上都辅有发达的学生自主测评系统,也还都设置有负责学生指导和生涯教育的学生指导中心,并安排有全职辅导老师,学生可以根据网络测评建议和学生指导中心老师的建议去针对性地选课,或者申请免修,但我国高中类似的专业服务基本上还是空白。

学习国外的先进做法,这是我们应该坚持的追求。但如果我们不注重学习国外先进的实质,不注重先在内涵上靠拢,而仅仅是学习其形式,岂不是又走上了形式主义的误区?“无班级管理模式”在我国高中可不可以探索,这是不用讨论的,但问题是探索之前的基础是否具备,这才我们需要认真对待的。

查看全部

上一篇:成都政协委员建议:把科技特长生纳入高中提前招生

下一篇:杭州一高中试点无班级制一年 学生称成绩有所提高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浙江高中试行“无班级管理”有点操之过急”其他教案

热门高中资讯

猜你喜欢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