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材8年抗战全改为14年抗战_高中资讯 - 查字典高中网
高中网 > 高中资讯 > 中小学教材8年抗战全改为14年抗战

中小学教材8年抗战全改为14年抗战

从2017年春季教材开始,中小学教材8年抗战全改为14年,以下查字典高中网查字典高中网小编整理的中小学教材8年抗战全改为14年(附历史知识点),供同学们参考学习。

近日,网传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下发2017年1号函件《关于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函》。昨日上午,新京报记者从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了解到,这封函确由该司所发,目前2017年春季教材已全面落实。

两个月前已要求教材落实该概念

近日,一份署名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的《关于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函》在网络流传,文件表示,教材中要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精神,教育部要求对各级各类教材进行修改,在2017年春季教材中要求全面落实。

文件中要求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全面排查,凡有八年抗战字样,改为十四年抗战,并视情况修改与此相关内容,确保树立并突出十四年抗战概念。

昨日上午,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向记者确认此事,工作人员表示,两个月前已要求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教材落实该概念,目前已全面完成修改,2017年春季全国中小学生地方课程教材将全面落实。

据新华社报道,教育部表示,教材修改要求将8年抗战一律改为14年抗战,全面反映日本侵华罪行,强调九一八事变后的14年抗战历史是前后贯通的整体,应在课程教材中予以系统、准确体现。教材修改要求覆盖大中小所有学段、所有相关学科、所有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教材。

释疑

教材修改对理解抗战有何意义?

专家称把东北军民抗争包括进来,有助于正确理解全程抗战

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南京大屠杀史与国际和平研究院研究员经盛鸿表示,长期以来,八年抗战这一说法在日常宣传及诸多影视剧中由来已久,包括他自己,很多学者对此提出不同意见。他认为,九一八事变不仅标志着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标志着中国人民反抗侵略者的开始,东北军民对抗日战争的巨大付出应该得到重视。

经盛鸿表示,十四年抗战这一说法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就曾出现过,东北书店就曾出版过《十四年抗战史》。此次教育部要求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说法,意味着从国家层面承认了这一概念,有助于中小学生更全面理解抗日战争的整个历史。

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教授、日本问题专家刘江永认为,此前习惯八年抗战的说法,是指从1937年七七事变开始的全面抗战,不再局限于东北。现在,教育部要求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是将七七事变之前东北军民的抗争也包含在抗日战争这一历史概念中。

刘江永还认为,修改之后,还需要在教学及公众的理解中厘清一个概念,即十四年抗战应称为全程抗战,这样可以将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这些历史概念连贯起来,不再局限于此前的八年抗战全面抗战。

此举对历史教学有何影响?

专家认为各种历史事件复杂纷呈,将对历史教学提出新要求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翠微学校高中历史教师曹立志介绍,史学界的一般观点都认为九一八事变是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在2007年以前的旧课标中,这一点是得到突出的。包括九一八事变、伪满洲国成立、华北事变都是课标要求内容。这样,从九一八事变至七七事变是一个相对完整的历史线索,有助于学生理解抗日战争的完整历程。

不过,自2007年新课标施行后,人教版(必修一)高三历史课本对九一八事变至七七事变之间的历史进行了弱化,九一八事变仅有两行字的描述,其他事件都属于小字阅读内容,不要求掌握。曹立志认为,这样的课本内容使抗日战争的信息显得有些支离破碎,不利于学生了解历史脉络。

针对这次教育部的修改要求八年抗战改为十四年抗战,曹立志理解为是突出九一八事变的历史意义,有助于学生理解日本侵华历史的完整线索。

不过,这一修改也将对历史教学提出新的要求。曹立志认为,要求学生掌握的东西多了,教师教学的量也有可能要增加。此外,从九一八事变至七七事变是中国历史上一段非常复杂的时期,各种历史事件复杂纷呈,如何帮助学生全面理解是一个挑战。

相关历史知识点

抗日战争

1.背景

①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

②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为国共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全民族抗日局面的形成打下了基础

③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

2.主要事件

战略防御阶段:

①1937年9月,国共第二次合作正式形成;

②国民党组织了松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大规模的正面会战。(意义:国民党正面战场是当时抗日的主战场,其军队是抗日的主力。抗战初期正面战场的抗战具有重要的意义:粉碎了日本妄图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牵制了日军的主力,客观上有利于敌后战场的开辟,也鼓舞了全国人民,扩大了中国抗战的影响,唤起了国际舆论的同情和支持。)

③共产党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严重威胁日军后方。

战略相持阶段

①日本调整了侵华政策,开始大规模侵扰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对根据地进行疯狂扫荡,敌后战场成为主要战场;

②抗战胜利前夕,召开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战最后胜利作重要准备

战略反攻阶段

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

3.性质: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民族战争

4.历史意义

①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洗刷了民族耻辱,大大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是中华民族由危亡走向复兴的历史转折点。抗战胜利后中国收回了宝岛台湾,并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②抗战期间中国的民主力量迅速发展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③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5.抗战胜利原因

根本原因:国共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了全民族抗战

【如何看待日本侵华历史】

①从人类文明发展史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角度高度评价反法西斯战争和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地位;

②尊重历史,深刻总结胜利的基本原因。肯定国民党军队和台湾人民的抗战事迹,再次强调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

③高度赞扬抗日战争铸就的伟大民族精神

④再次重申我国的对日政策,正告日本右翼不要篡改历史。

认识:日本侵华历史不可否认,我们要还历史真相,揭露和批判日本右翼分子的本质。

九一八事变

九一八事变(又称奉天事变、柳条湖事件)是日本在中国东北蓄意制造并发动的一场侵华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开端。

1931年9月18日夜,在日本关东军安排下,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日本修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栽赃嫁祸于中国军队。日军以此为借口,炮轰沈阳北大营,是为九一八事变。次日,日军侵占沈阳,又陆续侵占了东北三省。1932年2月,东北全境沦陷。此后,日本在中国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傀儡政权,开始了对东北人民长达14年之久的奴役和殖民统治。

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长期以来推行对华侵略扩张政策的必然的结果,也是企图把中国变为其独占的殖民地而采取的重要步骤。它同时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开始,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东方战场的序幕。

点击显示

上一篇:2017北京朝阳区高三期末化学试题及答案

下一篇:2017历史重要知识点:8年抗战变为14年抗战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中小学教材8年抗战全改为14年抗战”其他教案

热门高中资讯

更多+

猜你喜欢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