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大厚书(高考录取分数分布统计)的10个要点_高中资讯 - 查字典高中网
高中网 > 高中资讯 > 阅读大厚书(高考录取分数分布统计)的10个要点

阅读大厚书(高考录取分数分布统计)的10个要点

高考即将到来,高考志愿填报至关重要,查字典高中网为大家整理了阅读大厚书(高考录取分数分布统计)的10个要点,帮助考生更好的进行高考志愿填报的准备工作。

阅读大厚书(高考录取分数分布统计)的10个要点

俗称大厚书或者大厚本的,由北京教育考试院编印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在京招生录取分数分布统计(2013-2015)》已经开始陆续发放到考生手中。从这几年的情况看,2014年(含)以前这本书大致在每年的4月中下旬发放,2014年最早在4月16日就有考生拿到了这本书。2015年以后北京开始实行考后报志愿,这本书虽说还是4月出版,但是印刷完毕发到考生手中已经是5月中旬了。今年大致在5月16日这本书开始发到了考生手中。笔者始终认为让我们考生和家长能更早地了解和研究过去三年的录取数据十分重要。

到现在还没有得到这本书的考生家长请注意,应届生可以从就读的中学领到,社会考生一般是通过区县高招办预定,也可以到北京教育考试院东门一层大厅的北京学子书店购买,咨询电话:010-62611857。购买时请注意大厚书分本科(文科)、本科(理科)、专科(文科)、专科(理科)共4册,家长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只需购买一册。

每年都有家长在阅读大厚书时提出一些疑问。最典型、最集中,可又是最简单的问题有两个,但是这两个最简单的问题却常常难住了很多已经对志愿填报知识比较熟练的家长:

1.一专业上线数(往年叫第一志愿一专业上线数)所说的线是本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例如一本线),还是高校的提档线?

2.大厚书中的统计数据是否包含了政策照顾加分?

凡是提出这两个问题的家长,一般可以肯定地说,没有读过大厚书前面第1-2页的出版说明。因为出版说明上清清楚楚地解释了这两个问题。

笔者现把最新出版的大厚书《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在京招生录取分数分布统计(2013-2015)》(提前批次及本科部分)第1-2页上出版说明中的部分文字摘录如下:

一、本资料是2013-2015年三年来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在京招生录取情况的汇总与统计,提供了每所高校、每个专业的计划招生人数、第一志愿考生报名人数、第一志愿考生上线人数、实际录取考生人数及其分数分布。

五、统计表中计划招生人数是指当年各招生学校在京计划招生人数,具体数字在当年招生专业目录上公布;一专业报名数是指本批次录取开始前第一志愿报考该校并且第一专业报考该专业的考生人数,不包括本批次录取之前已经被上批次其他学校录取的报考考生人数;一专业上线数是指一志愿报名数中分数达到本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的考生人数;实际录取人数是指被该校(专业)实际录取的考生人数;一志愿录取人数是指录取的第一志愿报考该校的考生人数;一专业录取数是指录取的第一志愿报考该校并且第一专业报考该专业的考生人数。

同时,提醒读者注意:2014年本科一批、本科二批、本科三批实行平行志愿组的方式,以上描述中2014年的统计数据一志愿是按照平行志愿组中的第一志愿的两所院校进行统计;2015年本科一批、本科二批、本科三批实行大平行志愿方式,其中A-F志愿报名人数是按6月底填报的六所平行志愿院校统计(不含征集志愿),A-F志愿录取人数是按6月底填报的六所平行志愿院校录取的考生人数统计(不含征集志愿)。

所有分数段统计都包含照顾分数;同时,为使本资料对普通考生更有参考意义,统计资料中不包含高校自主招生选拔、高水平艺术团和高水平运动队等特殊类型招生录取的考生。

读过出版说明后,不需要笔者再解释,大家都应当能正确回答上述两个问题了。但是也有部分十分精明的家长是看过了出版说明,仍然对第一个问题不解,特别是看到比如说北大这样的名校,以2014年第一批次理科为例,一志愿报名数651,一志愿上线数431(一专业报名数/一专业上线数的汇总实际上就是高校一志愿报名数/一志愿上线数)。651– 431 = 220。于是提出疑问:第一志愿报考北大的考生,怎么会有220人连一本线都没有达到?这样水平的考生为什么还报北大?或者是有二百多名第一志愿报考北大的考生考试非常非常严重发挥失常?

笔者在此再一次用个人的理解说明这个问题,希望家长们不要再在这样的问题上浪费时间兜圈子了,也不要以为是这本书的编者在这里数据搞错了。因为这里面没有任何技术问题,揭示出来都令人好笑。

您应当知道,北京2014年还在实行考前填报志愿。在志愿填报时,只要是正式报名的考生,都可以填报任何他喜欢的学校和专业。对此志愿填报的规则没有任何限制。因此对于一些分数排名层次在二本、三本、专科,甚至连专科都达不到的考生来说,也同样具有填报清华北大等名校的权利。而且他们在一批次一志愿填报清华北大落榜也不会给他们二批次或二批次以后的录取带来任何不利影响。于是每年都有一批低分数层次的考生故意在一批次一志愿填报清华北大,考不上清华北大也要在自己的志愿上选择一下清华北大过过瘾。这就是这些连一本线都达不到的考生填报北大的原因。由于他们在这个问题上是一种恶作剧似的反常规思维,反而给我们一些按照常规逻辑严谨思维的家长造成困惑 – 我们常规思维认为,填报清华北大的考生,一定都是通过应试训练证明成绩层次是很高的考生,他们即便临考发挥失常,以不至于落到一本线以下。笔者对这个事情的解释就这么简单。大家不必为此耽误时间去百思不得其解了。

即便到了2015年实行考后知分大平行志愿以后,这个反常规现象也依然存在。我们仍以北大为例,2015年北大理科第一批次本科A-F志愿报名人数(相当于以前的一志愿报名数)911,A-F志愿上线人数336(一专业上线数的汇总实际上就是A-F志愿志愿上线数,相当于以前的一志愿上线数)。911– 336 = 575。换句话来解释,第一志愿(A-F志愿)报考北大的考生中有63%的考生连一本线都没有达到?说明实行大平行后,以恶作剧似的反常规思维来过把北大填报瘾的考生更多了。我们不必理会就是了。

为了更好地理解大厚书,笔者把大厚书上所有栏目按照个人理解分十个要点做一下解释。由于已经实行了考后大平行志愿的2015年的数据参加价值最高,我们以2015年北京工业大学的录取数据为例:

1.编号:对学校来说叫学校代码,是一个4位阿拉伯数字。前两位是省区代码,后两位是省区内的顺序号。一个学校代码代表了一个具有相对独立招生计划的招生单元。我这里用了一个词叫单元,而不是学校,是因为有的学校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具编号招生单元。例如:1021北京大学和1045北京大学医学部;1049北京工业大学和1050北京工业大学(实验学院)。编号对专业来说叫专业代码,是一个两位数的数字,是一所大学内部对专业的编号。

2.高校(或专业)名称:在统计表的第一行与学校代码对应的是高校(招生单元)名称;下面第二行之后的各行与专业代码对应的是专业名称。

3.计划招生人数:高校/专业在本省(市)计划招生的人数。

4.A-F志愿报名人数:这一项2014年以前叫一专业报名数(或第一志愿一专业报名数)。表格第一行的A-F志愿报名人数实际上就是第一志愿(A-F志愿)填报该校的考生总数,不包括本批次录取之前已经被上批次其他学校录取的报考考生人数。表格其他各行的A-F志愿报名人数实际上就是第一志愿(A-F)填报该校并且第一专业报考该专业的考生人数。这项指标反映的是高校/专业受到考生青睐的程度,就是我们常说的热门程度。

5.一专业上线数:这一项是指A-F志愿报名人数中分数达到本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的考生人数。表格第一行的其中一专业上线数实际上就是分数达到本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的第一志愿(A-F志愿)考生总数。这项指标反映的是高校/专业受到上线考生青睐的程度。与A-F志愿报名人数相比,这个指标排除了上面提到的反常规思维、恶作剧填报的影响。是更加货真价实的衡量热门的指标。

6.实际录取人数:是指的被学校/专业实际录取的考生人数。实际录取人数大于计划招生人数,说明学校/专业扩招了;实际录取人数等于计划招生人数,说明学校/专业刚好完成招生计划;实际录取人数小于计划招生人数,说明学校/专业没有完成招生计划。这个指标是判断学校/专业当年是否大小年的一个重要指标之一。

7.A-F志愿录取人数:这一项在往年叫做第一志愿录取人数。在2014年以前数据是指的在录取人数中录取的第一志愿报考该校/该专业的考生人数(对于2014年的数据就是指的按平行志愿组中的第一志愿中A或B的录取考生总人数)。实际录取人数大于一志愿录取人数,说明该校/该专业第一志愿没有招满,招收了非第一志愿考生;录取人数等于第一志愿录取人数,说明该校/该专业一志愿全部招满,没有招收非第一志愿考生。这个指标是考生家长判断一所大学/专业是否招收非一志愿的重要指标。除此之外我们还注意到在一些参加了降分征集志愿的二本、三本学校的一志愿录取人数落在了分数控制线以下的分数档。这说明各类征集志愿填报的第一顺序学校的考生也属于一志愿录取人数。对于2015年的数据由于本科一、二、三批次实行完全平行志愿,不存在非第一志愿考生了。A-F志愿录取人数就等于实际录取人数了。未来是否还需要这项指标值得探讨。

8.一专业录取数:这一项在往年叫做第一志愿一专业录取数。录取的第一志愿(A-F志愿)报考该校并且第一专业报考该专业的考生人数。一专业录取人数越接近一志愿(A-F志愿)录取人数,说明考生的第一专业满足程度越高。表格第一行的一专业录取数实际上反映的是整个学校第一志愿(A-F志愿)考生的一专业满足程度;具体到各个专业的一专业录取数越越接近一志愿(A-F志愿)录取人数,说明该专业主要录取第一专业考生即可完成招生计划,非第一专业考生填报该专业录取可能性小。这项指标对考生填报专业安排顺序有参考价值。

9.分数段分布:将高校/专业录取的考生人数填入每10分一档的分数段中。可以看到高校/专业录取的最高录取分数段、最低录取分数段和最密集录取分数段(录取考生最多的分数段,平均分常常落在这里)。通过考生落入不同的录取分数段,可以大体判断考生被高校/专业录取的把握程度。在2014年以前尚未实行考后大平行,落入最低录取分数段的考生一般是刚能跨入学校的门槛,基本上没有选择专业的余地;落入最密集录取分数段的考生一般可以说有把握进入这所大学,并有一定的专业选择余地;落入最高录取分数段的考生,基本上是可以随心所欲地选择专业。我们从2015年的数据看,高校录取的扁平化非常明显。不少高校的最低录取分数段与最密集录取分数段重合。这就是说多数考生都是在各个高校的门槛分数段录取的,低分竞争专业,专业的可选择性变差。

10.线下录取:在一些高校的录取数据中,会发现在批次控制线以下有分布着一部分考生。这就是降分征集志愿录取的考生。我们知道,当一所高校在正常批次录取后(包括2014年以前的一志愿和二志愿)没有完成招生计划,高招办会将剩余计划汇总公布进行征集志愿,所有尚未被录取的线上考生都可以填报征集志愿获得更多录取机会。这种线上征集志愿之后如果还有较多高校未完成招生计划,高招办会根据情况降分征集志愿,使得低于批次控制线10-20分范围的考生有机会报考并被录取。这些被录取的线下考生就分布在批次控制线下的分数档中。这些数据对于参加征集志愿的考生填报志愿学校的选择和排序很有用。可以掌握这样的原则:(1)参加线上征集志愿的考生如果选择往年有降分征集志愿的学校放在第五顺序保底,可以增加录取机会。(2)参加降分征集志愿的考生在选择学校和排序时候,将每年都参加降分征集志愿的学校向后排列;将偶尔参加降分征集志愿的学校往前排列;将往年降分征集被第一志愿录取比例较多的向前排列,将往年降分征集后能完成招生计划的学校向前排列,将往年降分征集后仍然未能完成招生计划的学校向后排列保底(三向前一向后原则)。读一下笔者2012年7月21日文章《如何确定征集志愿学校的填报顺序》上的实例有助于对这个问题的理解。

大厚书是个宝,看你用得好不好!掌握大厚书的上述十个要点,基本上就能够读懂大厚书了。仔细研究大厚书,还可以从中发掘出很多用途来。讲一个例子:

例:高校招生计划减少后,提档线会上升。如何判断高校提档线的变化幅度?举个例子说明:比如某校2014年招生计划为100人,大厚书上看最低分数档为570-579。2015年招生计划为85人,减少了15人。我们只要在大厚书上把2014年排在尾部的15人剪掉,看看新的尾巴落在哪个分数档,例如去掉尾部15人后,最低分数档上升到了590-599分数档,我们就可以大致判断招生计划减少后提档线上升到了590-599之间。

希望广大家长研读大厚书,从中发掘出更多的用途来与我们交流。

除了上面阅读大厚书数据栏目最重要的十个要点,2016年的大厚书还向我们提供了如下三项有用数据:

1.在大厚书第1页出版说明的第二条,提供了过去三年录取批次及对应的录取控制分数线数据。

2.在大厚书的最后的统计表的第一部分提供了过去三年北京市高考考生分数分布数据。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市高考考生分数分布数据首次采取了一分一段的公布方式。另外,分别提供了含全国性加分及地方性加分和含全国性加分两种模式。

3.在大厚书的最后的统计表的第二部分首次提供了2014-2015年各高校各个批次在京招生录取最低分。

虽然大厚书提供了过去三年的详细数据,但是由于北京市2015年首次实行考后大平行志愿,而2014年首次实行第一志愿AB两校平行志愿组方式,2013年实行的是顺序志愿。三年三个样。2016年继续实行考后大平行志愿方式。笔者认为对2016考生和家长来说,大厚书中2013年和2014年的数据可参加价值很低,仅在研究同一学校不同专业的录取分数排列顺序的时候可以参考一下。建议填报志愿主要参考2015年的数据。

点击显示

上一篇:2016高考在即 适当焦虑情绪有助考试更好发挥

下一篇:阅卷老师:高考各科哪儿最易丢分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阅读大厚书(高考录取分数分布统计)的10个要点”其他教案

热门高中资讯

更多+

猜你喜欢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