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福建高中学业基础会考思想政治学科考试大纲_会考 - 查字典高中网
高中网 > 高中教育 > 会考 > 2013年福建高中学业基础会考思想政治学科考试大纲

2013年福建高中学业基础会考思想政治学科考试大纲

2013年福建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基础会考
思想政治学科考试大纲
(试行)
一、命题依据
依据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福建省教育厅颁布的《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思想政治学科教学实施指导意见(试行)》、《福建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基础会考方案(试行)》和《2013年福建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基础会考思想政治学科考试大纲(试行)》,并结合我省普通高中教学实际情况进行命题。
二、命题原则
1.思想性:坚持正确的思想政治方向,宣传和贯彻党与国家的大政方针,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民族精神教育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反映学科的德育功能。
2.基础性:反映基础教育的要求,突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关注理解和运用相关知识思考、分析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试题难易适当,不出偏题和怪题。
3.科学性:试题设计必须与普通高中学生学业基础会考思想政治学科考试大纲要求相一致,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和一定的区分度。试卷结构合理,试题内容科学、严谨,试题文字简洁、规范,试题答案准确、合理。阅读量、思考量和答题量适中。
4.人文性:坚持以人为本,关注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关注学生的发展,落实素质教育要求,在考试内容选择、试题形式设计和答题要求确定上,既体现学科特点,反映社会热点,又努力贴近学生的生活,尊重学生、理解学生。
5.导向性:面向全体学生,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健康的发展;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体现高中新课程理念,加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适当探索开放性与探究性,充分发挥基础会考对普通高中教学的正确导向作用。
三、考试目标与要求
根据水平考试的要求和中学思想政治学科教育目标和特点,思想政治学科基础会考以课程标准规定的核心知识测试和基本能力考核为主,重视知识获得的方法、过程,以及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同时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考试目标具体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的要求:
1.再认或再现所学的时事知识和《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等模块的主干知识;能使用学科术语回答问题,条理清楚,表述准确。
2.联系时事和生活实际,理解《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等模块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观点,掌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3.运用所学的基本知识对相关社会现象和生活问题进行观察和认识、分析和说明、评价和探究,并作出正确的是非判断和行为选择。
4.在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中体现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考试内容
考试范围包括:《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四个必修模块及年度间重大时事。具体内容如下:
(一)必修1:经济生活
1.1了解商品及其基本属性;
1.2理解货币的本质及其基本职能;
1.3了解纸币及其发行量;
1.4学会正确使用常用的信用工具;
1.5了解外汇与汇率;
1.6认同正确的金钱观;
2.1理解影响价格变化的因素;
2.2理解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表现形式;
2.3理解价格变动的影响;
3.1理解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
3.2了解消费的主要类型和结构;
3.3了解几种主要的消费心理;
3.4认同正确的消费观;
4.1理解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4.2明确我国大力发展生产力的意义;
4.3了解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具体内容;
4.4认识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必要性;
5.1了解企业的含义、公司的含义及基本形式;
5.2理解公司经营成功的主要因素;
5.3认同正确的择业、就业观;
5.4学会依法维护劳动者的权益;
6.1了解几种主要的投资方式及其特点;
6.2尝试制订投资方案;
7.1理解我国的分配制度;
7.2了解收入分配公平的含义和途径,理解如何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8.1了解财政、财政收支平衡、财政赤字的基本含义;
8.2了解我国财政收入和支出及其种类;
8.3了解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
8.4理解财政的巨大作用;
8.5了解税收的含义及基本特征;
8.6了解个人所得税的含义;
8.7理解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增强纳税人意识;
9.1了解市场经济的基本含义;
9.2理解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及优点;
9.3分析用法律和道德规范市场秩序的重要性;
9.4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9.5理解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目标及手段;
10.1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认同科学发展观;
10.2理解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
11.1了解经济全球化含义、表现及其影响;
11.2了解世贸组织及其基本原则和作用;
11.3分析我国应如何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11.4理解对外开放必须坚持的原则。
(二)必修2:政治生活
1.1理解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1.2了解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1.3懂得公民应该履行的政治性义务;
1.4学会积极有序地参与政治生活;
2.1比较不同的选举方式,树立依法行使选举权的正确态度;
2.2理解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和意义;
2.3了解基层民主自治的途径和方式;
2.4懂得民主监督的方式,明确参与民主监督的意义,体会公民参与民主监督的责任;
3.1分析我国政府的基本职能,感受我国政府的作用;
3.2理解我国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
3.3学会通过正确的途径与方式进行求助或投诉;
4.1理解政府依法行政的意义和要求;
4.2理解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意义和主要途径;
4.3说明我国政府应如何树立权威;
5.1了解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
5.2了解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权利和义务;
5.3说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
6.1懂得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6.2理解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
6.3懂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
6.4理解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
7.1明确我国的新型民族关系,学会在生活中正确处理民族关系;
7.2理解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7.3理解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必然性、优越性;
7.4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
8.1了解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权利和义务;
8.2懂得联合国的宗旨、原则和作用;
8.3了解中国在联合国中的地位与作用;
8.4理解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8.5说明我国在国际关系中必须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
9.1理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9.2了解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
9.3分析当前国际竞争的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
9.4阐明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9.5说明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三)必修3:文化生活
1.1了解文化的含义、形式;
1.2理解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2.1理解文化对人的影响及其特点;
2.2理解优秀文化对塑造人生的作用;
2.3理解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感受文化竞争力;
3.1理解文化的多样性及其作用、学会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3.2了解文化传播的途径和促进文化交流的意义;
4.1了解传统文化的主要形式和基本特征;
4.2认识传统文化的作用;
4.3树立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4.4了解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5.1懂得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5.2领会文化创新的重要意义;
5.3理解文化创新的途径和方向;
6.1理解中华文化的特征和包容性;
7.1懂得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7.2认识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
7.3懂得怎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8.1了解大众文化的含义;
8.2观察和分析社会中的文化现象,自觉进行正确的文化选择;
9.1了解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的内涵;
9.2懂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9.3理解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要求;
9.4了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和主要内容;
10.1了解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
10.2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10.3理解科学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的关系。
(四)必修4:生活与哲学
1.1了解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
1.2理解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2.1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
2.2了解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
2.3了解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形态及其特点;
3.1说明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3.2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
4.1懂得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
4.2懂得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4.3说明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
5.1理解意识的基本内涵;
5.2懂得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5.3理解意识的作用;
5.4运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观点分析、解决问题;
6.1了解实践及其基本特点;
6.2理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6.3懂得真理是客观的、有条件的、具体的;
6.4理解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
7.1理解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
7.2掌握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
7.3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8.1理解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8.2理解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8.3掌握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9.1了解矛盾及其两种基本属性;
9.2学会用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9.3学会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的认识方法分析事物;
10.1理解辩证的否定观;
10.2坚持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
10.3明确创新的社会作用;
10.4自觉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
11.1理解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11.2了解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11.3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认同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
12.1了解价值观,理解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12.2掌握正确进行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基本要求;
12.3明确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与途径。
(五)时事政治
1.当年度国内外重大时事(含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主要精神)。
2.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
纯时事知识考试的知识范围,2013年1月份考试为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重大时事;2013年6月份考试为2012年5月至2013年4月重大时事。
五、考试形式
1.答卷方式:开卷笔试,考生只可携带教材和时事资料进入考场供答题时参考。
2.考试时间为90分钟,试卷满分为100分。
六、试卷结构
1.题型分值比例:
选择题约60%;非选择题约40%。
2.内容比例:
必修1《经济生活》约占25%;
必修2《政治生活》约占25%;
必修3《文化生活》约占15%;
必修4《生活与哲学》约占20%;
时事约占15%。
3.试题难易比例:
试题包括容易题、中等难度题和较难题,以容易题为主,三者比例约为8:1:1。容易题(难度值为0.8以上)约占80%,中难题(难度值为0.8~0.6)约占10%,稍难题(难度值为0.6~0.4)约占10%。全卷难度值控制在0.8~0.85。
七、题型示例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请选出。每小题2分。)
【例1】2012年4月初,国际油价大幅下挫,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①美国大幅度增加石油储备②美元升值
③盛产石油的中东地区持续动荡④国际经济不景气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答案:C
说明:本题摘编于2011-2012学年度《时事》(高中版)第6期“要事点评”栏目中的《国际油价大震荡》一文,以人们关心的石油价格波动为背景,考查考生对国际时事的了解与把握,要求考生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针对国际油价下降的事实,能够对当前国际时事作出准确判断。本题是对目标要求1再认或再现时事知识的考核,属于容易题。
【例2】某行业去年的劳动生产率是每小时1件商品,其价值量用货币表示为150元。假定甲生产者今年的劳动生产率是每小时生产4件商品,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甲生产者1小时内创造的价值总量用货币表示为200元。那么,该行业今年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
A.50%B.100%C.200%D.300%
答案:C
说明:本题考查考生对影响价格的因素及价值规律内容的理解,要求考生理解《经济生活》中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等一些基本概念,掌握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价值总量、个别劳动时间、单位商品的价值量等相关知识的内在联系,是对目标要求2的考核,属于稍难题。
【例3】西藏自治区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一致通过决议:将每年的3月28日设为“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西藏人大设立这一纪念日反映了
A.西藏各族人民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愿望和要求
B.西藏各民族人民推翻农奴制走上翻身解放当主人之路
C.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达赖集团分裂祖国的图谋不会得到任何人的支持
答案:A
说明: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西藏设立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这一事件的理解,属于中难题,是对目标要求2的考核。答题时要了解西藏设立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这一事件的来龙去脉,明确其真正的意义,还要以所学相关政治生活知识为基础,把题肢与题干联系起来考虑,才能作出准确判断。
【例4】我国戏曲剧种繁多,北京有京剧,河南有豫剧,四川有川剧,广东有粤剧,上海有沪剧,浙江有越剧,山东有吕剧,福建有闽剧、芗剧等。这一事实说明传统文化具有
A.民族性B.区域性C.世界性D.继承性
答案:B
说明:本题考核《文化生活》的主干知识,主要考查对传统文化地域性的理解。本题题型结构简单,但它涉及教材中多个知识点,需要对多处知识进行提炼综合,属于中难题,是对目标要求2的考核。答题时关键要抓住材料中不同地域的戏剧不同,选择B。材料中不涉及不同民族文化的比较,不涉及传统文化对世界的意义和传统文化的历史沿革,因此不能选A、C、D。
【例5】近几年来,以《2012》为代表的灾难影片,以想象的方式反映人类可能面临的巨大灾难,向人们传递了生态价值观和自审意识,引发人们对人类生存状态和发展状况进行深刻反省。人类要在未来幸免于难,就应该
①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
②敢于全面否定旧事物,确立新观念
③从自己良好的愿望出发,改造和征服自然
④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和发展观
A.①③B.②③④C.①④D.①②④
答案:C
说明:本题考核《生活与哲学》的主干知识,主要要求学生明确怎样才能避免影片所反映的巨大灾难的发生。本题具有较高的综合性,涉及唯物论、辩证法和价值观的相关知识,属于较难题,是目标要求3的考核。答题时关键要抓住“幸免于难”这个关键词,辨明②③的说法本身是错误的,就可以选择出C答案。
(二)非选择题(根据下列各题的要求回答问题)
【例1】在2012年全国“两会”召开前夕,多家网站针对“2012年两会热点话题”开展调查。结果显示,网民十分关注“如何进一步消除社保‘盲点’,提升保障水平”问题。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对此做了回应,表示将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1)温家宝总理在“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是如何回应这个问题的?(请你从时事的角度回答,我国政府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解决这个热点问题。)
(2)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政府为什么十分重视这个问题的解决。
答案:(1)①2012年年底前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②扩大各项社会保险覆盖面。③增加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④加强城乡社会低保和社会救助工作,加快发展社会保障制度衔接。⑤多渠道增加社会保障基金,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监管,加快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卡发放。(考生回答其中3点即可。)
(2)①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基本原则,求真务实,履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②我国政府完善社保,提升保障水平,有利于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树立权威和公信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说明:本题分两问,第一问考查温总理《政府工作报告》的内容,考核目标要求1的内容,属于容易题;第二问以第一问内容为基础,进一步要求回答我国政府重视解决社保问题的理由,必须运用政府的相关知识从必要性和重要性两方面进行分析,是目标要求3的内容,属于稍难题。
【例2】鉴于国际能源价格大幅度上升和国内煤炭涨价,电力生产成本的增加,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决定从2008年7月1日起将全国销售电价平均每千瓦时提高2.5分钱,并又宣布,本次调价对居民生活用电、农业和化肥生产用电价格不作调整,四川、陕西、甘肃省列入国家地震灾后重建规划的县(市)各类用电价格均不作调整。
根据《生活与哲学》知识回答:
(1)国家调整电价的决定是根据实际情况作出的,它反映了什么哲学道理?
(2)根据矛盾的观点,分析国家为什么在电价上调中,对居民生活、农业和灾区用电价格不作调整?
答案:(1)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或物质决定意识)。
(2)矛盾具有普遍性,国家根据实际情况在全国提高电价;事物的矛盾各不相同,矛盾具有特殊性,为了保障居民生活、促进农业生产和灾区重建,国家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这些用电价格不作调整。
说明:本题结合国家调整电价的时事知识,考查学生对相关哲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目标要求为2、3。第(1)小题虽然要对材料进行理解,但在设问中给予“根据实际情况”的明确提示,难度不高,属于容易题;第(2)小题要求根据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知识分析在全国提高电价和对部分用电价格不作调整的原因,需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进行作答。
【例3】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于2012年3月在北京举行,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云集北京共商国是。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政府工作报告、2012年中央预算、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表决通过有关法律和其他决议。
请问:上述材料反映了《政治生活》中的什么道理?
答案:(1)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选举的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机关行使国家权力。(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其他国家机关对它负责,受它监督。(若能答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它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我国建立其它有关国家管理制度的基础”,可另行适当加分。)
说明:本题考查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知识,主要涉及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地位、作用、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本题要求通过材料概括出政治道理,具有一定难度,属于中难题,主要涉及能力目标2的要求。本题答案中的第(2)点要求不高,材料中体现得比较明显。关键要从人大代表云集北京共商国是中归纳出第(1)点答案。附加的答案要点即要进行进一步的分析才能得出。
【例4】材料一据财政部2011年7月27日消息,根据国家国债发行的有关规定,财政部决定续发2011年记账式附息(十期)国债280亿元。续发行部分起息时间、票面利率等要素均与2011年记账式附息(十期)国债相同,即起息日为2011年4月28日,票面年利率为4.15%。
材料二2012年6月底,大李对老周说:“嘿!你看我买的股票,除了2011年的股息分红,股价半年就涨了100%了!”老周却懊丧地说:“你可好,我买的三支股票都跌了50%以上,而且都没有分红,可惨了!”
请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
如果你有余款想做投资,在国债与股票之间,你会作出什么样的选择?说说你的理由。
答案:(1)选择投资国债,或者股票,或者同时投资国债与股票都可以。
(2)根据上面的选择,对应性地说明理由即可。可参考以下的一种答题:
①选择国债的理由:股份公司的经营存在风险,股票价格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波动很大,风险很高。投资国债虽然收益要低于股票,但到期还本付息,风险小、收益稳定。
②选择股票的理由:股份公司收益和股票价格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风险较高,但是如果投资正确,有股息和红利收入,还有股票价格上升带来的差价,收益比国债高。
③同时选择国债与股票(组合投资或分散投资)的理由:国债投资风险小、收益稳定,股票投资高风险、高收益,二者各有特点和利弊。同时投资国债和股票,能够分散风险,保证一定收益。
(若从资金情况和个人心理素质等角度回答,阐述合理的可酌情给分。)
说明:本题运用实际事例,考核《经济生活》知识中的投资与理财知识,涉及到“6.1了解几种主要的投资方式及其特点”“6.2尝试制订投资方案”两个知识点,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考核目标为1和3,属于中难题。本题以生活情景为背景,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探究性,学生可以从三个不同角度任选一个角度,结合不同投资方式的特点提出自己的投资决策和理由。答题时注意题目只要求从国债与股票之间进行选择,与其他债券、保险和基金无关。
【例5】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我国文化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但同时也出现了文化消费低俗化的现象。对此,班级准备开展一次以“文化生活与科学消费”为主题的班会。下列有两项任务,请你任选一项完成。
(1)请指出本校同学日常文化消费中的一个问题,并运用《经济生活》中有关“生活与消费”的知识加以评析。
(2)请你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说说目前我们身边文化消费中一个令人忧虑的现象,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答案:只要回答其中一题即可。
(1)问题:略。评析:可从消费心理、做理智的消费者的角度针对性地分析所提出的问题。要求观点正确,表述清楚。
(2)现象:略。建议:可结合提出的问题,分别从政府、社会和个人的角度提出自己的建议。要求观点正确,表述清楚。
说明:本题是开放性试题,首先它具有可选择性,学生可以从中选择自己比较熟悉的知识,选答其中一题,同时答案具有多维性,答题内容没有严格规定性。题目围绕文化消费中存在的问题展开,考查有关《经济生活》中的“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知识或《文化生活》中的“走进文化生活”的知识。试题要求联系实际生活,调动积极的情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属于较难题,主要考查能力目标3、4的要求。回答问题首先要学会从实际生活中举例,或从已有材料中引用事例,这是学生的弱项,要加强训练;其次要善于从所学知识中提炼观点,将书本中的经济知识或文化知识转化为自己分析评价事物的能力。八、参考试卷
第Ⅰ卷(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2012年2月,中央“一号文件”发布,这是自2004年以来,中央连续发布的第9个以“三农”为主题的一号文件。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的主题是()
A.农业科技B.水利改革C.统筹城乡发展D.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2012年的两会是在政府换届之前、“十二五”承上启下的历史时刻召开的。这次“两会”上,一是“改革”成为热词,二是成为热点,这是2012年两会的两大亮点。()
A.城乡社保一体化B.教育改革
C.房价合理回归D.民生问题
3.2012年2月15日,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引导以多种形式投资文化产业,参与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
A.社会资本B.国有资本C.境外资本D.港澳台资本
4.2012年3月25日,当选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四任行政长官的是()
A.董建华B.梁振英C.曾荫权D.唐英年
5.2012年3月28至29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四次峰会在印度首都新德里举行。本次峰会在国际化合作上迈出的重要一步是()
A.促进世界金融市场稳定B.维护世界粮食安全
C.推进成员国间的本币结算和贷款规模D.关注气候变化问题
6.李克强在第十二届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致辞时指出,推动经济转型创新发展模式,着力调整结构努力改善民生。实施“改善民生行动计划”,体现了我国政府()
①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②保护公民民主权利
③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④履行公共服务职能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D.③④
7.如果两种商品必须组合在一起才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那么这两种商品就是互补商品。下列构成互补商品的是()
A.眼镜和隐形眼镜B.牛肉和羊肉
C.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D.眼镜架和镜片
8.海尔集团CEO张瑞敏指出:“一个企业要永续经营,首先要得到社会的承认、用户的承认。企业对用户真诚到永远,才有用户、社会对企业的回报,才能保证企业向前发展。”这表明()
A.是否诚信经营关系到企业的经营成败
B.企业经营成功取决于是否加强自主创新
C.产品质量高低关系到企业的经营成败
D.企业经营成功取决于战略定位是否准确
9.近年来,我国各地纷纷结合实际出台措施,扶持民营企业做大做强。这是因为民营经济()
A.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B.能控制国民经济发展方向
C.能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优势互补D.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
粮食问题大于天。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千方百计促进农业增产增收,一直是中央财政支出的重中之重。据此回答10~11题。
10.中央财政大幅度增加“三农”的投入反映了()
A.国家财政集中的财富越多越好
B.国家财政主要用于社会保障支出
C.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的物质保障
D.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11.中央财政大力促进农民增收反映了()
①宏观调控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②我国实现了国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④我国坚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2.近几年来,福建省从过去单纯招商引资,单纯引进人才,转到更加注意“引智促引资”,即根据本省产业发展需要,人才、项目一齐引进,从零星引进转到团队引进,使产业发展有更加可靠的人才支撑。这样做有利于()
①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③统筹城乡协调发展④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竞争优势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3.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作出了对外开放的重大决策,将对外开放作为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近几年,在世界金融危机的背景下,要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关键要()
A.努力推动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
B.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形成参与国际竞争新优势
C.积极参与世贸组织的工作,制定有利于我国的贸易原则
D.推动我国东部地区加快发展,率先实现现代化
14.我们作为中国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政治权利,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政治性义务,能够依法通过各种民主形式参与政治生活。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的国体是()
A.坚持对人民负责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D.人民民主专政
15.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生活的基础和标志是公民的()
A.批评权和建议权B.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C.申诉权和控告权D.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16.在城市化不断加速的中国,大城市交通拥堵状况日益严重。有的地方,上下班“高峰”时段,开车不如走路快。就这问题,某市中学生通过电话、信函、电子邮件向市政府有关部门反映意见、提出建议。该市中学生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是()
A.社会听证制度B.社会公示制度C.专家咨询制度D.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17.右图漫画反映了一些地方的政府部门在人员招用上存在的问题。它启示我们要()
A.提高机关办事效率
B.健全制约和监督制度
C.加强政府的管理职能
D.按照先来后到的原则选拔人才
18.中共中央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对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意见和建议。这表明了在我国()
①各民主党派与共产党共同执政②中共中央承担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
③中国共产党坚持民主执政④实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19.为群众和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政务服务,提升服务力,是权威政府的要求。下列选项能体现这一要求的是()
A.加强信访立法,防止信访事件发生
B.降低企业税费负担,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
C.推进管理和审批制度改革,提高办事效率
D.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
20.2012年6月5日,国家主席胡锦涛与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俄罗斯总统普京进行会谈,两国元首一致同意,进一步深化平等信任的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这一关系的深化能够()
A.消除两国之间的矛盾和冲突B.维护两国人民的共同利益
C.实现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D.瓦解霸权主义的存在基础
台湾饮食文化以福建闽南饮食文化为基础,兼收并蓄客家菜、粤系菜等大陆各大菜系的精华,进而自成一格,反映了两岸饮食文化一脉相承的事实。1949年国民党迁台以前,由于整体经济生活水平低下,台湾民众对餐饮口味基本没有特别的要求,享誉全台的“度小月旦仔面”就在这一时期诞生;1987年台湾“解除戒严体制”至今,饮食最大的特点就是从单纯的沿袭中华饮食文化转向大胆创新。据此回答21—22题。
21.台湾饮食文化的发展过程说明()
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②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
③不同区域的文化之间没有明显的区别④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2.台湾饮食文化后期的创新是()
①以人们的饮食实践为源泉的②全面吸收国外文化的过程
③以传统饮食文化为基础的④废除传统、革故鼎新的结果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3.每年七月前后,“颂党情”歌唱红色革命歌曲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现象,无论身在何处,都能感受到浓浓的红色情怀!“颂党情”能够()
A.实现发展先进文化的目标B.实现文化生活的多样化
C.促进人的全面发展D.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24.2011年4月至11月世界园艺博览会在我国西安举行。博览会共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组织参展,吸引了1000多万人次前往领略园艺文化和园艺风情,学习最新园林、园艺技术。世园会之所以如此富有魅力,主要是因为()
A.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B.文化对政治经济都具有促进作用
C.世界文化发展具有融合的趋势
D.西安的历史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标志
2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
①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②促进各种文化思潮的产生和发展
③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④统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认识方法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6.物质和意识哪一个是世界的本原问题,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主要分歧。以下属于唯物主义观点的是()
A.“存在就是被知感”B.“物是观念的集合”
C.“天地合而万物生”D.“未有这事,先有这理”
27.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是()
A.实践B.发展C.运动D.客观实在性
28.改革开放30多年来,深圳经济特区闯过旧体制的一个个“雷区”,终于大大解放了生产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说明()
A.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B.承认客观规律就能够造福于人类
C.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的决定作用
D.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就能改造规律
29.我国根据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制定和完善相应的法律制度,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并充分发挥法律对社会的规范、引导、保障和促进作用。这反映了()
①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③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④实践和认识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④D.②③
30.孟子曰:“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身而取义也”。以下与上述材料蕴含的哲理相一致的是()
A.忧国不谋身B.知是行之始
C.穴蚁虽小,溃之千里D.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第Ⅱ卷(4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共40分)
31.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2010年我国部分行业人均年平均工资图

——数据来源于《收入差距的隐忧》(《时事》高中版2011-2012学年度第4期)
(1)图中信息反映了哪些经济现象和问题?(4分)
(2)请运用经济生活中“收入分配公平”的知识,说明解决上述问题的意义。(6分)32.随着信用卡在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日益增大,信用卡支付比例逐步攀升,信用卡贷款比重逐年加大。良好的信用带来的优惠也令人心动:提高信用卡额度、升为金卡或者白金卡、更大的折扣和更多倍的积分。
(1)请你说说使用信用卡的好处。(5分)(2)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谈谈个人树立良好的信用有哪些意义?(6分)33.2011年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胡锦涛发表重要讲话,指出90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在中国这片古老土地上,书写了人类发展史上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史诗,集中体现为完成和推进了三件大事: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领导人民完成和推进三件大事?(10分)
34.实践证明,对各级领导干部的考核是“指挥棒”,考什么、怎么考直接关系到他们怎么做。“十二五”规划纲要完善了对各级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评价机制,新的考核不再是唯GDP标准,而是将科技、人文、社会发展、资源环境等体现转变发展方式要求的指标,都纳入考核评价体系。
阅读以上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的有关知识,在下列两小题中任选一题作答。(9分)
(1)运用社会意识的作用的知识分析上述材料。
(2)指出上述材料隐含的唯物辩证法观点,并简要说明。
选答题(若两题都答,按首题评分)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A2.D3.A4.B5.C6.D7.D8.A9.C10.D11.B12.D13.B14.D15.B16.D17.B18.C19.C20.B21.A22.B23.D24.A25.C26.C27.C28.A29.B30.A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共40分)
31.(1)农林牧副渔业平均工资最低,金融业平均工资最高;行业收入差距巨大;非私营单位平均工资的行业差距大于私营单位平均工资的行业差距。(每点2分,只要回答2点即可。)
(2)有利于充分调动全体劳动者生产积极性,提高生产效率,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2分)有利于行业之间的均衡发展;(2分)有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实现社会公平。(2分)32.(1)①便利。信用卡集存款、取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方便购物消费,简化收款手续。(3分)②安全。减少现金的使用,增强消费安全。(2分)
(2)①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增强诚信意识,提高个人信誉。(3分)②培育良好文明风尚,促进社会和谐文化建设。(3分)
(从个人和社会角度谈,言之有理的可酌情给分。)
33.①这是由党的性质、宗旨决定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华民族的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三个代表,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3分)②(3分)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3分)③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我国的执政党,其执政地位的确立是中国人民经历长期的实践郑重作出的历史性选择。(4分,或回答: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
34.(1)①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5分)②干部考核标准会直接影响干部的行为,“十二五”规划纲要确定的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评价体系,符合我国转变发展方式要求,能够正确引导领导干部的行为,必将促进我国经济健康稳定发展。(4分)
(2)①联系是客观的、有条件的;领导干部考核机制与领导干部怎么做之间,不同阶段的考核要求与当时的实际之间,都存在着客观的联系,把握它们之间的联系必须分析各种客观条件。②客观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十二五”规划纲要与时俱进,完善了政绩考核评价机制。③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随着发展方式的转变,对各级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评价机制也必须调整完善。④辩证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和发展的环节,要树立创新意识;新的政绩考核体系没有简单抛弃GDP标准,同时增加了科技、人文、社会发展、资源环境等标准,使评价体系更加完善。(每点3分,只要回答3点即可。)
查看全部

上一篇:2013年6月福建高中会考考试时间

下一篇:2013宁德会考通用技术操作实践考查考试说明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2013年福建高中学业基础会考思想政治学科考试大纲”其他教案

热门会考

猜你喜欢

更多+